小镇故事 || 工农互哺蒙西镇
发布日期:2019-09-19 来源:鄂托克旗文明办 责任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蒙西镇秉持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一穷二白的昨天走向欣欣向荣的今天,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蒙西镇,聆听它的精彩蝶变故事。
蒙西镇
奔腾汹涌的黄河进入几字弯的时候,变得平缓宁静。在这里,一河隔两岸,一边是浩瀚的乌兰布和沙漠,一边是沃野良田的蒙西镇。作为鄂尔多斯最西边的小镇,蒙西素有“鄂尔多斯窗口”的美称。总面积1900多平方公里, 拥有1.8万人口,是内地联系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就坐落在这里,工业的崛起与农业的繁荣共同支撑起蒙西镇的绿水青山和幸福生活。今天让我们带您共同走进蒙西镇,在时光变迁中寻找奋斗者的足迹。
▼▼▼
这里曾经是黄河上的一处古渡口,因为交通便利,100多年前一位商人在这里设柜开店,收购周边的碱,运往包头等地,渡口所在的地方被人们称为碱柜,碱柜的历史由此开始。
▲碱柜镇——曾经的黄河古渡口
作为我市境内黄河沿岸最早的水陆码头,碱柜没有随着时间推移变得繁盛。黄河的几经改道,反而让这里变得越来越萧条。直到1971年,生产建设兵团的进驻,让这里有了生机。在碱柜村兵团知青博物馆里,记载着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十四团的历史。1800多名来自北京、上海、唐山等地的知识青年和军人,用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唤起了这里沉睡已久的生气。
原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十四团战士
白树军:
碱柜当时是一片荒滩。兵团知青响应毛主席号召,屯垦戍边,从锡盟带来的蒙古包用柳坝在这里做简易的窝棚,最后建的房子。过去我们来的时候这里只有几户放牧的农民,因为有人了,越来越聚集。
▲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十四团
进驻碱柜开展建设
5年的时间,这里建起水电站,有了灌溉渠,出现了第一座厂房、第一家医院,甚至是第一所学校,为后来鄂托克旗农业大调整,承接东部地区农牧民转移奠定了基础。作为第一批迁移至此的村民,今年71岁的王志忠对上世纪60年代的生活,记忆犹新。
鄂托克旗原碱贵乡车站村党支部书记
王志忠:
我们是1964年冬天上来,1964年到1972年这六七年的光景简直是说不成,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吃的红薯片、糖渣,包头火车拉过来的要用秤分,还有棉籽饼,用棉花籽榨出来的油做的饼,生活条件太艰苦,太艰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老百姓艰苦奋斗的场景
窝棚变成干打垒,荒滩变成水浇地,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并没有改变这里人多地少的现实。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下来没有钱,是当地老百姓对他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的描述。
▲当年碱柜镇第一家大型企业——蒙西水泥厂
1994年,碱柜镇建起了第一家大型企业——蒙西水泥厂,随着蒙西水泥厂的不断发展,蒙西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2004年碱柜镇与蒙西工业园区实行镇区合一,蒙西镇应运而生。
▲如今的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经过20年的发展,当初的蒙西水泥厂,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50多家大型企业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2018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30多亿元。按照工业园区“一园三区”的发展规划,不断壮大的工业园区体量,与之配套的生活区、居民区、生态转移区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蒙西人走出农田,步入工厂,迈向城市,在身份转变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收益。
借助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在2004年到2014年十年的时间里,蒙西镇有八千多名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成为现代化企业的员工。
就这样,围绕在各家房前屋后的细碎地,逐渐变成了连片的田字格,原来被土地束缚住的蒙西农民,又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八个嘎查村通过构建 “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
★碱柜村
▲火龙果种植大棚
在碱柜村的四栋大棚里,三年前引进的台湾红心火龙果进入了丰产期,半人多高的枝条上挂满了鲜嫩的果实,预计到年底前,每个大棚的收入就能有10万元。
★羊场村
▲发展水产养殖业
在蒙西镇羊场村,村集体利用黄河水发展水产养殖。每到喂鱼的时刻,鱼群听着哨声而来,平静的水面顿时鱼脊翻飞。今年,当地还引进3000只土肥鹅,多种经营增加村民收入。
▲蒙西镇的发展形成工农互补、齐头并进的局面
如今,蒙西镇的发展借助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工农互补、齐头并进的局面,对比上个世纪,蒙西镇不论城镇发展,还是居民生活,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日蒙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蒙西镇发展最强动力的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循环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而蒙西镇也通过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迈进。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正在用自己的勤劳和质朴,守护着养育他们的这片土地。
上一篇:从贫困户到“养羊大王”的华丽转身
下一篇:文明,一座城市最亲切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