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向党 强国复兴有我”鄂托克旗“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展播(二)
发布日期:2024-08-09 来源:中共鄂托克旗委员会宣传部 责任编辑:
陈伊蕾,女,蒙古族,10岁,就读于鄂托克旗桃力民小学五年级。从二年级开始就成为红色校史讲解员队伍中的一名“小兵”,4年如一日小小的她跑在红色精神宣讲的赛道上,累计解说达300多场次,为近2万人宣讲。在校史馆里她还是“小师傅”培养了5名比她还小的“小小红色解说员”,将红色精神的接力棒一棒又一棒传递下去。2021年12月在全旗“中华魂”演讲比赛中她演讲《我是一颗小红星》取得了全旗第一名;2022年6月在全旗红色“故事大王”比赛中讲述了《珍贵的教科书》的故事,获得全旗第三名,2022年荣获全旗“优秀少先队员”、全市“三好标兵”荣誉称号。虽然她还是一名小学生,但她时时处处事事都在以一名红色传承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发扬先辈们不怕苦、不怕累、肯付出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故事精彩的讲述者
二年级时她看到校史馆里动情介绍红色校史的哥哥姐姐,红色的小种子便在心中种下。经过层层选拔她幸运的成为校史馆的解说员,一干就是4年,不管是周末,还是寒暑假,她总是随叫随到从未落下一场解说,从未有过一句抱怨。每每都是笑容满面、用心用情讲述一所红校和一个大党的故事。听众的每一道关注的目光,每一阵鼓励的掌声,都在鞭策她、鼓励她,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宣讲员。连续4年8次在全校家长会上累计为10000多名家长、4次在开学典礼上累计为800多名一年级新生介绍红色校史。全校1400多名学生,从最开始谁都不了解校史到现在谁都能讲一两个有关桃力民小学的爱国故事。在4年的时间里累计超过4500多小时的宣讲,将一个故事,重复上百次甚至上千次,她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把红色历史故事真切地传递给自己的伙伴儿,把红色基因融进听众的心坎里,她感到幸福与满足。
红色精神生动的诠释者
对于她来说,宣传好、讲解好桃力民红色故事,学习、积累是必修课,每一次成功的讲解都是长年累月扎扎实实刻苦训练和积累出来的。“一有时间,她就会去了解更多的红色故事,尤其是关于桃力民的红色故事,我们作为父母也会和她一起学到很多知识,一起进步。”陈伊蕾妈妈雷海燕说。她从红色书籍中学习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坚定信念、满怀理想、拼搏奉献的优秀品质,也鼓舞她发愤图强,努力向革命先烈和时代楷模学习,汲取他们身上来之不易的精神财富,并将其内化,在学习中她吃苦耐劳,有一股钻劲,在生活中她艰苦朴素,有一股韧劲,面对困难她努力拼搏、有一股拼劲。刚满六岁她就步入一年级,刚开始总是落在人后,但她不曾因为年纪小就甘为人后。每天坚持六点起床,大量背诵、阅读,风起于青萍之末,浪起于微澜之间,在日日月月年年的坚持中,她做到了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在每天的奋起直追中,在每次痛哭流涕后,在每晚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努力下她终于一步一步爬到了班级前五名。
红色风尚有力的引领者
作为一名红色传承人她热心公益,勇于奉献。坚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累计20多次参加旗团委组织的公益活动,如植树、捡垃圾、跳蚤市场义卖活动。班级里,她主动担当发动学生为班里贫困学生捐款捐物;疫情期间,她和父母一起购买抗疫物资和生活用品送给小区的志愿者;社区里,她化身志愿者和同学们为爷爷奶奶送去红色文艺节目;校园里,她督促每一名少先队员佩戴好红领巾,唱好国歌、敬规范队礼。每次外出回家她兜里总能掏出一堆堆垃圾,她不光自己从不乱扔垃圾还常常“监督”父母不许车窗抛物、乱扔垃圾。三年级时她参演了红色课本剧《金色的鱼钩》,她饰演了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老班长,小小的她从那时开始改掉了挑食的坏毛病,她懂得了珍惜粮食不浪费,每顿饭都能做到光盘行动......她的一举一动常常温暖和感化着家人和同学。
红色基因坚定的传承者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作为新时代少年,红色基因不仅仅需要“追忆”,更要进一步“传承”。在校史馆里她已是一名“资深”的小小讲解员。她也像个小师傅一样带出了很多自己的小徒弟,现在小徒弟们也能有模有样的介绍红色校史......胸前的红领巾提醒她:讲好每场红色校史,传承红色基因,只要坚持做好小事,才能做成大事!
无论在生活、学习还是解说中,她都时刻铭记自己身上的“基因红”,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她将继续以红色打底,让梦想闪耀。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当好红色传承人,努力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