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 · 第51期】贾连成:百岁离休老人不为名利 40年义务打扫公共卫生服务邻里
发布日期:2020-03-27 来源:鄂托克旗文明办 责任编辑: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进“好人之城”建设,市文明办开设《身边榜样》专栏,以图文报道、微视频、互动分享等形式,宣传展示我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人故事,向典型学习、向榜样致敬,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崇高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道德支撑。
贾连成
男 满族
1919年11月生
大学学历,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工业街道召北社区绿苑小区居民,曾获评2020年2月“内蒙古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
贾连成
百岁离休老人不为名利 40年义务打扫公共卫生服务邻里
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坚持一直做好事却很难。但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老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迹,有的是40年如一日坚持义务清扫小区卫生。他叫贾连成,他不求名、不图利,只为服务邻里居民,坚持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回报社会,被人们誉为:“小区里的不老松,现实版的活雷锋。”
贾连成清扫小区落叶
发挥余热 义务打扫小区卫生
1979年,从原伊盟机械化造林总场离休后的贾连成并没有安逸地待在家里享受国家的照顾,颐养天年,而是选择继续发挥余热,干起一份特别的“工作”:义务打扫小区卫生。
早些时候,小区里有些居民不注意,经常把垃圾扔在垃圾桶外,有的甚至还从楼上的窗户往外丢垃圾,贾连成看到后,都会劝告这些随手扔垃圾的居民,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那就三遍……有时候,有人边走边随手丢垃圾,他就跟在后面捡起来,用行动来教育感化他人,很多不知情的人都误把老人当成是小区的清洁工。有些邻里对贾连成的行为很不理解,觉得他就是在做做样子,搞搞噱头,秀一秀。有人甚至把贾连成贴到公共厕所和小区内外墙角处“不要随意便溺”的提示随手撕掉。面对这些,贾连成不曾动摇,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应了一切质疑。
生活简朴的贾连成
不论是住在平房还是楼房,不论是曾经的整个胡同还是现在的住宅小区,时间与地点的变化没有改变老人打扫卫生的热情,每天,他都一手拿着小铁锹,一手拿着扫帚清扫垃圾,而且专门清扫卫生死角,并自诩为“卫生死角管理员”。年纪大了,不能弯腰了,他就让儿子给他做了一个长长的夹子和带着手柄的垃圾桶,每天在院子里捡垃圾。在贾连成的坚持和努力下,渐渐的,公共厕所的卫生有了明显的改善,小区墙角处由于人们随意便溺产生的恶臭也减轻了,人们突然感受到,原来这个不起眼的老人所做的这些不起眼的工作对大家的生活竟然会产生这样的积极影响。
寻找初心 力所能及回报社会
“看到哪里不干净,就必须马上清扫干净,否则就觉得心里不舒服。每天早早起来劳动一下,也能锻炼锻炼身体,可谓是一举两得。”贾连成老人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周围的群众,小区物业主任张国新说:“贾大爷自从住进我们小区就一直关心小区的环境卫生。多少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他总是不求名、不求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服务于小区居民,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贾连成40年如一日的付出,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居民们从最初的不理解、不看好、不支持慢慢发生了转变,不仅改掉以往的生活陋习,还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保护小区洁净的一份子。
报纸墙上书写着:自己健康能为社会多做好事,捡烟头就是做好事。
有人经常疑惑,贾连成这么大年纪不在家待着,而是每天在小区里打扫卫生,究竟图啥呢?对于贾连成而言,坚持清扫公共卫生是件快乐的事情:“现在的生活多么好啊,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这些老人不愁吃不愁穿,还能每天干我想干的事,我可高兴了,我得好好的活着。”“自己只要还能动,就要为社会做一点儿贡献。”在老人的家里,随处可见的是满墙的剪报,涉及时政、环保、健康、先进人物、政策、法律法规等各种类别的大大小小的剪报布满了他家里每一面墙。在墙上,贴着这样一句手写的话:“自己健康能为社会多做好事,捡烟头就是做好事。”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要为社会做一点儿贡献”的朴素初心。
贾连成(左)和弟弟合影
捡烟头、拾垃圾、打扫小区公共卫生……这些平常人看起来平凡到极点甚至有些人觉得上不了台面的小事,贾连成雷打不动地坚持了40年,他的坚持让周围人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他的坚持更诠释了什么是老有所为、什么是真正的雷锋精神,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人、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