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鄂托克旗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政务

最美抗“疫”人 || ㉞杨渔荷:勤学笃行,做一名优秀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

发布日期:2020-03-31    来源:鄂托克旗文明办    责任编辑:



杨渔荷,鄂托克旗委宣传部讲师团团长。十余年来,在理论宣传工作的第一线,她始终坚守阵地,积极探索理论宣传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展现出了一个优秀理论工作者过硬的思想素质和出色的工作能力。


她注重学习,勤于思考,先后在《鄂尔多斯日报》、《鄂尔多斯晚报》、《正北方网》、《人民网》等各类媒体发表理论文章数十篇,累计撰写文章超过十万字。作为一名理论宣传工作者,要立足实际,不断探索理论宣传的新思路。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战役打响以来,怎样能在不聚集的情况下把疫情防范知识宣传到位,让群众入脑入心,她认真研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采取“三动”模式、借助“三口”传播,将宣传宣讲无死角无缝隙。疫情当前,她第一时间采取“三动”模式,调动全旗疫情防控志愿宣讲员300余名,通过用说的讲、演的讲、唱的讲、画的讲等多种形式编创具有本土特色的乃日、快板、三句半、数来宝、漫画等微抖音、快手产品100余个。目前,点击量已超过60万人次。并制作抖音、音频课件20余个。出动41辆鄂托克旗新时代讲习团理论宣讲流动车,把特色宣讲短视频和抖音课件宣讲视频在宣讲车上来回滚动播放,每日播放不少于9小时。开动“437个大小喇叭”和乌兰镇镇区的29个智慧公交站点对全旗广播覆盖不到的背街小巷及151家生产企业进行集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借助“三口”传播(即:旗疫情防控宣传舆论组出口,志愿宣讲员出口,苏木镇、嘎查村、村小组宣讲小分队出口)为三个出口传播面,将最新最准确的疫情信息通过微信、微博等面向基层群众开展无缝渗透式宣讲,集中在微信群、朋友圈投放转载转发,覆盖人群达到10万余人。




杨渔荷同志面对疫情,敢当探索者、敢当研究员,把理论宣传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全方位的利用多种模式将疫情防控和疫情科普知识宣讲到位、宣传到位,确保疫情宣传“全覆盖、全知道、一个不漏”。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出自己应有的光和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