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鄂托克旗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政务

鄂托克旗:载文明而驰远 笃实践而立心

发布日期:2024-12-11    来源:鄂托克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

接地气、通俗化的理论宣讲,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温度、有深度的志愿服务,让群众安心暖心又放心;精彩、丰盛的文化惠民大餐,让精神文化滋养群众心田……这一幕幕正是鄂托克旗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真实写照。

鄂托克旗结合实际,立足群众需求,在资源、队伍、项目、保障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文明实践“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把文明实践活动做到百姓家门口,聚集人气、激发活力,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幸福村歌声声唱文明新风处处吹

动听的村歌唱起来,欢快的村舞扭起来……这是鄂托克旗木凯淖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嘎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唱村歌 跳村舞——我们的村晚”的活动现场,文艺志愿者们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笑容,伴随着欢快的节拍,挥舞着色彩艳丽的扇子,表达当下幸福生活的喜悦,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赋能添彩!

鄂托克旗创新“共创型村歌”这一形式,将红色文化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有机结合,通过村歌潜移默化改变村民观念,农牧民精神风貌有效改善,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实现村歌与移风易俗工作的有效融合,改善了移风易俗领域突出问题,焕发乡村文明移风易俗新气象。

村歌计划将各类文艺活动与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结合,把生硬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遏制“天价彩礼”、破除陈规陋习等口号充分融入村歌内容中,寓教于乐。乌兰吉林村依托一约四会组织,将参与以村歌为载体的各类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与文明积分兑换挂钩,鼓励引导农牧民积极践行文明行为;召稍村文艺队队长老党员武秀珍以身作则,带领队员们主动无偿为村内农牧民红白喜事助力,有效控制“大操大办”风气;桃力民村通过村歌打造乡村最美文化名片,探索乡村旅游的新产业,走一条生态文明之路,引导村民们以村歌为媒介促进村与村之间的互动联系,让村民们发现身边的榜样、学习身边的榜样,提升农牧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水平,营造和谐的村庄氛围。

社会组织齐参与多彩实践惠民生

“奶奶,您知道取暖费去哪交吗?”“大爷,您知道这几天大医院又来哪个专家不?”“小朋友,周末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搞绘画比赛你想去参加不?”鄂托克旗各社会组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常态化开展各类惠民为民主题活动每天都在上演。

鄂托克旗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这一主线,以提供便民服务为宗旨,积极探索吸纳辖区的社会组织主动投身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群众项目当中,引导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广泛性、组织群众的便利性、服务群众的直接性优势,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广泛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植在群众身边强壮“根系”,培育出一批特色品牌项目。

鄂托克旗志愿者协会“家门口的暑托班”志愿服务项目,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安排的异彩纷呈;乌珠尔社会服务工作中心的“关爱一老一小”志愿服务项目,让幸福敲响老幼家门;政和园便民为老协会的“老年幸福餐桌”志愿服务项目,每天为高龄老人提供低价“幸福餐”;木凯淖尔镇社工站的“红柳情家门口唠嗑”志愿服务项目,温暖了农村牧区留守老人的心……

实践,因文明而温暖,文明,因实践而多彩。在鄂托克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正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浸润百姓心田,为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描绘出生活更加美好、风尚更文明的魅力画卷。